5.1要求
5.1.1天平
5.1.2脫水介質
5.1.3高壓
滅菌器
5.1.4層流氣流
5.1.5玻璃器皿
5.2培養基的準備(使用脫水培養基)
5.2.1將脫水后的介質黑暗包裝或按照制造商的指示密封包裝。
5.2.2稱取所需量的脫水培養基,然后將其加入裝有純凈水的燒瓶中。
5.2.3用純凈水補足所需的體積。
5.2.4在滅菌前和滅菌后檢查培養基的pH值,如果需要,請按照相應培養基容器中所述的HCl或NaOH溶液,按照相應培養基容器中所述調整pH值。
5.2.5根據需要將介質分配到燒瓶或試管中。
5.2.6用耐高溫高壓塑料蓋/棉塞蓋住燒瓶和試管,并用黃油紙/鋁箔紙包裹。按照步驟中提到的步驟加載材料高壓
滅菌器操作的SOP。
5.2.7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可通過在15磅壓力下于121°C高壓滅菌15分鐘來滅菌介質。
5.2.8在“媒體準備注冊”中輸入準備好的媒體的詳細信息。
5.2.9還要在SOP(高壓
滅菌器的操作)的
高壓滅菌器滅菌記錄中進行相關輸入。
5.2.10將培養基在30至35°C的溫度下預孵育48小時。
5.2.11如果是液體培養基,則目視檢查是否有渾濁形式的增長;如果是固體瓊脂,則目視檢查是否存在濁度的增長。如果發現有任何增長,請丟棄介質。
5.2.12對每份滅菌培養基進行陽性對照試驗。
5.2.13在低于25°C的溫度下預溫育15天后,將制備的無菌固體瓊脂和液體培養基保存。
5.3傾盤的準備
5.3.1給培養基補水并按照培養基準備說明進行滅菌。
5.3.2將介質冷卻至45°以下,并在無菌條件下將15 – 20 ml倒入無菌Petri板(直徑9至10 cm)中。培養皿的底部應標有培養基名稱的詳細信息,批號。和準備日期。
5.3.2凝固并翻轉培養皿。將板在30°C至35°C下孵育48小時。
5.3.4目視檢查是否有污染。如有必要,丟棄。
5.4斜and的準備
5.4.1給培養基補水后,溶解瓊脂培養基。
5.4.2在18 x 150毫米試管中分配約10毫升。用不吸水的棉花塞住試管,并用黃油紙覆蓋。
5.4.3按照標簽上的培養基準備說明進行滅菌。
5.4.4從
高壓滅菌器中取出試管并將其置于傾斜位置以使其傾斜,然后將試管放置在用于Butts的試管架中。
5.4.5確保傾斜的頂部不接觸棉塞并使其凝固。
5.4.6在適當的溫度下預孵育48小時。
5.4.7目視檢查是否有污染。如有必要,丟棄。
5.4.8在試管上適當標記介質名稱,批號和制備日期。
5.4.9在低于25°C的溫度下進行預孵育后,請保存斜面。
5.5準備RODAC板
5.5.1給培養基補水并按照培養基制備說明進行滅菌。
5.5.2冷卻培養基,并在無菌條件下倒入無菌RODAC板中。RODAC板的底部應標明介質名稱,批號,制備日期等詳細信息。
5.6培養基/滅菌負荷號的可追溯性
5.6.1每批準備和滅菌的培養基都分配有一個特定的批號,為8個字符,如下所示。
XX-YYZZM
XX:表示序列號 所準備媒體的
格式YY:表示月份
ZZ:表示年份
M:表示媒體的縮寫。
5.6.2所有準備/滅菌的培養基批次應按月順序編號。在分析數據表中記錄
用于微生物檢測的培養基名稱和所有培養基的特定批號。
5.6.3陽性對照
枯草芽孢桿菌NCIM 2063(或等效物)的
微生物白色念珠菌NCIM 3471(或等效物)
對于差異培養基和選擇性培養基,應在容器上用濃度小于100 cfu / ml的培養基分別接種微生物。
6.0縮寫
6.1 HCl:鹽酸
6.2 NaOH:氫氧化鈉
6.3 QC:質量控制
6.4 IPA:異丙醇
6.5 NCIM:G家工業微生物集合
6.6部門:部門
6.7 SOP:標準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