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學辦法將一切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悉數殺死。滅菌法是指殺滅或除掉一切微生物的繁衍體和芽孢或孢子的技能。微生物包含細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種類不一樣、則滅菌辦法不一樣,滅菌作用也不一樣。細菌的芽孢具有較強的抗熱才能,因而滅菌作用,常以殺滅芽孢為準。消毒是指殺滅物體上的微生物的繁衍體,不能保證殺死芽孢或孢子。滅菌與消毒在藥品出產進程中是極為重要的,它是藥品出產進程中一項重要的操作,也是保證藥品質量的重要辦法之一。
滅菌涉及到廠房、設備、容器、潔具、工作服裝、原輔材料、制品、包裝材料,儀器等等的滅菌。無菌藥品特別是注射液、供角膜傷口或手術用滴眼劑等無菌制劑是直接進入人體血液循環體系而發作作用的藥品,所以對其質量有特殊請求,它有必要契合藥典無菌查看的請求。為此,在出產進程中,要盡力消除微生物的污染,殺滅藥品中的微生物,這即是滅菌要到達的意圖。
滅菌的辦法根本上分為二大類:物理辦法(干熱滅菌、濕熱滅菌、射線滅菌、濾過滅菌)和化學辦法(氣體滅菌、藥液滅菌)。下面將別離介紹幾種常用的滅菌辦法。
**節 干熱滅菌法及其設備
一、干熱滅菌
干熱可用于能耐受較高溫度,卻不宜被蒸汽穿透,或許易被濕熱損壞的物品的滅菌。一起干熱也是制藥工業中用于除熱原的辦法之一。因為在一樣的溫度下,干熱對微生物的殺滅作用遠低于飽滿蒸汽,故干熱滅菌需求較高的溫度或較長的滅菌時刻。
凡用濕熱滅菌法無效的非水性物質或極粘稠的液體如甘油、液狀白臘、油類等可用本法滅菌。滅菌時,油類、軟膏基質或粉末應鋪成不超越0.6cm的薄層,使熱十分好的透入。
評估干熱法滅菌的相對滅菌才能時,通常可選用類似于Fo值的致死率單位和生物指示劑。Fo值與濕熱滅菌體系驗證中使有的Fo值的不一樣點是:評估干熱滅菌進程的相對滅菌才能的Fo值是將時刻與溫度條件的改動折算成170℃時的適當時刻,一起設定Z值為20℃即FH值。BP1993年版規則,僅以滅菌為**終意圖干熱滅菌體系,有必要保證其**小的FH值大于170℃ 60min。關于選用干熱存活概率法滅菌的體系,驗證成果應能證實其滅菌進程保證對耐熱微生物的殺滅作用到達認可的低存活概率,通常未被殺滅的概率為10~6,即滅菌物品經過滅菌后殘存微生物污染的也許性為百萬分之一。關于選用干熱過度殺滅法滅菌體系的驗證成果,應證實其滅菌進程保證對干熱呈高度耐受性的微生物發作大于12個log的遞減,取得低于10~12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即滅菌物品經過滅菌后殘存的微生物污染也許性低于百萬分之一,一起在做過度殺滅法滅菌進程驗證時不需求做慣例的帶菌量的估價。
二、干熱滅菌的shou要設備
干熱滅菌的shou要設備有干熱滅菌柜、地道滅菌體系。干熱滅菌設備通常由下列幾個重要部分構成:
1、加熱器——它是干熱滅菌設備的shou要構成部分,對滅菌作用的好壞影響極大。加熱器毛病是形成干熱滅菌設備滅菌作用下降的shou要要素之一,其shou要表現為升溫速度下降;影響熱散布;發作塵土物質。而形成加熱器毛病的要素shou要是加熱器的長期運用或經過加熱器的空氣質量較差所造成的。所以通常應在滅菌器的加熱體系配置電流監測器,以及時發現其毛病。
2、高效過濾器——在干熱滅菌設備中,進風應經過高效過濾器;除掉內部空氣循環體系中發作的塵土物質需求高效過濾器,防止排風倒流的污染也可裝高效過濾器。所以高效過濾器有必要滿意干熱滅菌技能用風量的請求,并能承受相應的風壓。
3、緩沖板、風閥、氣流調節器或空氣檔板——緩沖板或空氣檔板用于操控干熱滅菌器的空氣流量,多設備于進風或排風風管或加熱器鄰近,用于正壓操控。氣流調節器能夠設備排風體系中的防止倒流風污染的高效過濾器鄰近,經過操控排風量操控正壓,也能夠用氣流調節器操控進風和排風風量以堅持正壓。通常情況下,干熱滅菌器腔室內的壓力略高于其相臨的非無菌區而略低于其相臨的無菌區。
4、風機——對干熱滅菌器中的氣流循環影響很大,風機的風量應該能夠丈量,并可調整,必要時能夠請求供貨商將此項請求添加到其設備規范中,因為風機風量的丈量指示值,能夠為設備運用進程中查看風機狀況提供根據。
5、傳送帶(僅適用于接連法)——傳送帶的速度,在接連傳送干熱滅菌體系中是十分重要的滅菌作用影響要素。如今大多數干熱接連法滅菌體系中已設有傳送帶速度操控器,但較少有速度記載設備。因為傳送帶速度決議了物料經過滅菌器時所承受的熱量,所以其速度記載是證實滅菌器在操控狀況下運轉的根本資料之一,出產技能中亦有必要保留每次滅菌進程的傳送帶速度的記載。一起干熱滅菌器的SOP,也應明確規則各種滅菌進程傳送帶的運轉速度規模,此運轉速度規模應是經過驗證斷定的。
6、運轉連鎖操控體系——干熱滅菌器中連鎖操控體系設有:門連鎖操控體系;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操控、中止傳送帶運轉的連鎖操控設備等,以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呈現溫度低于規劃請求時防止滅菌物品在低于滅菌溫度的情況下經過滅菌器。
7、溫度操控器及記載儀——在干熱滅菌體系中,溫度勘探、傳感、操控、記載體系是悉數滅菌進程操控的根底,其操控體系有必要能保證滅菌器腔室內滅菌溫度能夠堅持在設定的滅菌溫度規模內,其記載體系有必要將溫度勘探、傳感體系的溫度讀數準確無誤地記載明白。#p#分頁標題#e#
第二節 濕熱滅菌法及其設備
一、濕熱滅菌法
是在飽滿蒸汽或沸水或流轉蒸汽中進行滅菌的辦法。因為蒸汽潛熱大,穿透力強,簡單使蛋白質變性或凝結,所以滅菌功率比干熱滅菌法高。這是注射劑出產中運用**廣泛的一種滅菌辦法,它具有滅菌牢靠,操作便利,易于操控和經濟等長處。但不適用于對濕熱不穩定的藥物的滅菌。
影響濕熱滅菌的要素有:
1、細菌的種類與數量:不一樣細菌,同一細菌的不一樣發育階段對熱的抵抗力有所不一樣。細菌數越少,滅菌時刻越短,如注射劑中即便細菌悉數殺死,而注射液中的細菌尸身過多,也會致使臨床上的不良反應。
2、藥物性質與滅菌時刻:通常來說,滅菌溫度越高滅菌時刻越短,但考慮到藥物的穩定性,應在到達有用滅菌的前題下可適當下降滅菌溫度或縮短滅菌時刻。如維生素C注射液用流轉蒸汽15分鐘滅菌,Nacl輸液115℃30分鐘滅菌。
3、蒸汽的性質:蒸汽有飽滿蒸汽,濕飽滿蒸汽和過熱蒸汽。飽滿蒸汽熱含量較高,熱穿透力較大,因而滅菌效能高。濕飽滿蒸汽帶有水分,熱含量較低,穿透力差,滅菌效能較低。過熱蒸汽溫度高于飽滿蒸汽,但穿透力差,滅菌功率低。
4、介質的性質:制劑中含有營養物質,如糖類、蛋白質等,增強細菌的抗熱性。細菌的生存才能也受介質PH值的影響。通常中性環境耐熱性**大,堿性次之,酸性不利于細菌發育。
二、濕熱滅菌法的shou要設備
濕熱滅菌法的shou要設備是滅菌釜,滅菌釜種類許多,功能區別也很大,但其根本構造迥然不一樣,所用的原料為鞏固的合金。如今G內許多公司運用的方型高壓滅菌釜,能密閉耐壓,有排氣口、安全閥、壓力和溫度指示設備。帶有夾套的滅菌柜備有帶軌道的格車,分為若干格。滅菌柜頂部裝有壓力表二只,一只指示蒸汽夾套內的壓力,另一只指示柜室內的壓力,兩壓力表中心為溫度計。滅菌柜的上方還應設備排氣閥,以便開端通入加熱蒸汽時掃除不凝性氣體。這些年,有些制藥公司現已開端選用具有抽真空才能及Fo操控的蒸汽滅菌釜,如今G內選用的進口滅菌釜shou要有二種:一種以蒸汽為滅菌介質的旋轉式滅菌釜,如奧地利的HDRR009.20/IS,另一種以過熱水作介質的噴淋式滅菌釜,如意大利FEDEGARI公司的FOW5—500。進口滅菌釜的shou要長處是批次量較大,溫度操控體系準確度及精密度較好,商品滅菌進程中受熱對比均勻。
滅菌釜的根本滅菌程序為:
裝瓶 → 升溫、進蒸汽置換空氣 → 滅菌 → 排汽→ 預熱水冷卻 →卸瓶。
三、脈動真空滅菌器運用的注意事項:
1、有必要將滅菌器內的空氣排出。假如滅菌器內有空氣存在,則表上所表明的壓力是蒸汽和空氣二者的總壓而非單純的蒸汽壓力。成果壓力盡管到達預定水平,但溫度達不到。若表壓與溫度表指示不一致,則有也許空氣沒有排盡,也也許壓力表失靈,也也許是不飽滿蒸汽,應找出要素加以解決。
2、滅菌時刻有必要由悉數藥液真正到達所請求的溫度時算起,濕熱滅菌時的預熱時刻(升溫時刻)雖可較干熱時刻的短,但測定和縮短預熱時刻的重要性,也決不次于干熱滅菌。例如250ml —500ml玻瓶輸液,預熱時刻通常為15~30分鐘,多者可達45分鐘。
3、滅菌結束后,中止加熱,通常須使壓力表所指示的壓力逐漸下降到零后,才能放出鍋內蒸汽,使鍋內壓力與大氣壓持平后,稍稍翻開滅菌鍋,待10~15分鐘后,再悉數翻開。這么可防止表里壓力差太大而使物品沖出鍋外和使玻璃瓶爆裂。這點有必要注意防止發作工傷事故。為了縮短滅菌周期,也有往滅菌器內盛裝有溶液的封閉容器噴霧冷卻水,加快冷卻。以水溫18℃,霧滴巨細80μm的噴霧時的冷卻作用**大,過冷過粗的噴霧將致使瓶子的爆炸。關于滅菌后請求枯燥但又不易破損的物料,滅菌后當即放出滅菌器內蒸汽,以利枯燥。
四、流轉蒸汽滅菌法和煮沸滅菌法
流轉蒸汽滅菌法是在不密閉的容器內,用蒸汽滅菌,壓力與大氣壓持平,即100℃的蒸汽滅菌。如今我G藥廠出產注射劑,特別是1~2ml的注射劑及不耐高溫的種類,根本上都選用此法,煮沸滅菌法即是把安瓿或其它物品放入水中煮沸滅菌。流轉蒸汽滅菌與煮沸滅菌,通常是100℃30分鐘**60分鐘。此法不能保證殺滅一切芽孢,例如破傷風桿菌等厭氧性細菌的芽孢,故制備進程中要盡也許防止污染。可用熱壓滅菌器敞開排汽閥進行滅菌。在鄉村或野戰條件下亦可選用蒸籠來滅菌,若在高原地區,因為水的沸點下降,因而在水中常參加1~2%碳酸鈉,5%苯酚等以進步水的沸點;但也有用延伸滅菌時刻的辦法來解決的。通常每添加300公尺,延伸滅菌時刻20%。此法對增殖型微生物的滅菌作用大,但不能保證殺滅芽孢。
五、低溫間歇滅菌法
此法是將待滅菌的制品,用60~80℃加熱1小時,將其間的細菌繁衍體殺死,然后在室溫或孵卵箱中放置24小時其間芽孢發育成繁衍體,再第2次滅菌。接連操作三次以上,**悉數芽孢消除凈中止。此法適用于有必要用熱法滅菌但又不耐較高溫度的制劑或藥品。缺陷是時刻長,消除芽孢的作用不夠完全。運用本法滅菌的制劑或藥品,除自身具有抑菌力者外,須加適當抑菌劑,以添加滅菌效能。
以上幾種滅菌辦法為濕熱滅菌法的幾種滅菌辦法,本廠現選用熱壓滅菌法和煮沸滅菌法,如口服液車間選用對藥液選用煮沸滅菌40分鐘,對C型瓶、瓶蓋選用121℃20分鐘或105℃30分鐘滅菌,假如口服液選用**終滅菌時,灌封完結的藥品在規則時刻內選用105℃30分鐘滅菌。#p#分頁標題#e#
第三節 別的滅菌辦法及消毒辦法
一、輻射滅菌法
以放射性同位素(60C0或137Cs)放射的γ射線滅菌的辦法。射線可使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直接發作電離,發作損壞正常代謝的自由基,致使微生物體內的分子化合物分化。輻射滅菌的特色是不添加滅菌商品的溫度,穿透性強,適合于不耐熱藥物的滅菌,醫療器械、高分子材料、包裝材料等滅菌。滅菌劑量通常可用2.5×104GY(戈瑞)。此法已為《英G藥典》(1998),《日本藥局方》十三版所載。我G有些公司亦有用60C0對某些中藥和醫療器械進行滅菌。輻射滅菌,制備費用高,對某些藥品也許發作藥效下降,發作毒性物質或發熱物質,運用輻射滅菌還應注意安全防護辦法。
二、紫外線滅菌法
是指用紫外線照耀殺滅微生物的辦法。通常用于滅菌的紫外線波長是200~300nm,滅菌力**強的波長是253.7nm。紫外線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變性,一起空氣受紫外線照耀后發作微量臭氧,從而起共同滅菌作用。紫外線進行直線傳播,可被不一樣的外表反射,穿透力弱小,但較易穿透清洗空氣及純潔的水。因而本法適用于照耀物體外表之滅菌、無菌室的空氣及水的滅菌;不適用于藥液的滅菌、固體物質深部的滅菌;通常玻璃可吸收紫外線,因而裝于玻璃容器中的藥物不能用此法滅菌。紫外線對人體照耀過久,會發作結膜炎,紅斑及肌膚炙烤等現象,故通常在人入室前敞開紫外線燈1~2小時,封閉后人才進入潔凈室。假如有必要在人進入后仍要開紫外線滅菌,則人的肌膚及雙眼應有有用的防護辦法。通常在6~15m3的空間可設備30瓦紫外線燈一盞,離地面2.5~3m為宜。
用紫外線照耀滅菌時要注意下列疑問:
1、紫外線的滅菌力,隨運用時刻添加而減退,通常運用時刻到達額定時刻70%時應替換紫外線燈管,以保證滅菌作用。G產紫外線燈平均壽命通常為2000h。
2、紫外線的滅菌作用隨菌種不一樣而不一樣,殺霉菌的照耀量要比殺桿菌大40~50倍。
3、紫外線照耀通常按相對濕度為60%的根底規劃,室內濕度添加時,照耀量應相應添加。
4、紫外線滅菌作用與照耀的時刻長短有關,這需求經過驗證來斷定照耀時刻。
5、紫外照耀燈的設備方式及高度,應根據實際情況,參閱運用說明決議。
三、環氧乙烷滅菌法
環氧乙烷滅菌法是運用環氧乙烷氣體進行滅菌的辦法。它是一種傳統的滅菌辦法,可運用于工衣滅菌、不耐加熱滅菌的藥品、醫用用具、設備、設備等的滅菌。環氧乙烷滅菌體系,shou要有下列四項互相制約的重要要素影響滅菌作用:
1、溫度;
2、濕度;
3、氣體濃度;
4、滅菌時刻。
因為環氧乙烷是易燃易爆物質,明火能夠致使焚燒,一起因為氣體分化還也許致使爆炸,環氧乙烷滅菌中應十分注意安全疑問。
環氧乙烷具有十分強的浸透和分散才能,其滅菌的機理shou要是強氧化,因而具有滅菌譜廣,滅菌才能強的特色,對微生物的繁衍體、芽孢有較強的殺滅作用。盡管環氧乙烷在高濃度時有刺激性臭味和毒性,但屬中度毒性,通常能夠很快揮發,不會在體系內外表殘留余毒。
滅菌機理shou要是它的烷基的替代性質、細菌蛋白質分子中的-cooH、-NH2、- OH、SH基上的氫原子被環氧乙烷的羥乙基基團所替代而使菌體細胞的代謝發作不可逆性的損壞。
CH2-CH2 +R-SH→R-S-CH2-CH2OHo
R-SH代表含巰基的蛋白分子。
用環氧乙烷氣體滅菌的程序,大致為將滅菌物品置于滅菌器內,減壓掃除空氣,預熱,環氧乙烷氣體選用混合氣(通常環氧乙烷氣體含10-20%,二氧化碳含80~90%),在減壓下輸人混合氣體,堅持必定濃度、溫度和濕度,經過必定時刻后,抽真空掃除環氧乙烷氣體,然后送入無菌空氣置換環氧乙烷氣體,直**換凈。
四、濾過滅菌法
濾過滅菌法是用濾過辦法除掉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的辦法,是一種機械除菌辦法,這種機械叫除菌過濾器。shou要用于對熱不穩定的藥物溶液、氣體、水的除菌。供滅菌用的濾器,請求能有用地從溶液中除凈微生物,溶液順利地由濾器經過,濾液中不落入任何不需求的物質,濾器簡單清洗,操作簡潔。
繁衍型細菌很少有小于1μm的,芽胞巨細為0.5μum或更小些。所以,關于以過篩作用濾過的濾器,例如纖維素酯膜濾器,其孔徑巨細有必要小到足以阻撓細菌和芽孢進入濾孔以內,孔徑約為0.2μm。靠阻留于孔道內或靜電作用的濾器孔徑可稍大于所要濾除的顆粒,但壓力過大或動搖,顆粒就有被擠過的也許。通常用測定孔徑的辦法,是用巨細為0.7μm擺布的靈菌(B.prodigilsus)混懸液濾過,濾液經過培育實驗,調查有無靈菌生長。常用除菌濾器有微孔薄膜器,摺疊式纖維素濾棒,通常選用孔徑0.22μm。濾過法應合作無菌操作技能,并有必要對制品進行無菌查看,以保證其除菌質量。濾膜以CH2-CH2滅菌為宜。 O
五、臭氧消毒法
臭氧(O3)的消毒原理是:臭氧在常溫、常壓下分子構造不穩定,很快自行分化成氧(O2)和單個氧原子(O),后者具有很強的活性,對細菌有極強的氧化作用,臭氧氧化分化了細菌內部氧化葡萄糖一切必要的酶,從而損壞其細胞膜,將其殺死。剩余的氧原子則會自行重新聯系變成普遍氧分子(O2),不存在任何有害殘留物,故稱為無污染消毒劑。它不但對各種細菌(包含肝炎病毒、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及雜菌等)有極強的殺滅才能,并且對霉菌也很有用。#p#分頁標題#e#
出產臭氧的原料shou要是電能和空氣,通常經過高頻臭 氧發作器(電子消毒器)來取得,消毒時,直接將臭氧發作器置于房間中心即可。
臭氧消毒作用的驗證中需承認和校正的臭氧發作器技能指標有:臭氧產值、臭氧濃度和時刻定時器,并經過驗證查看細菌數來斷定消毒時刻。
六、甲醛消毒辦法
1、核算房間體積,按10g/m3的份額稱出甲醛。
2、將甲醛倒入甲醛發作器或加熱盤或燒杯中,并放好加濕用水,必要時還需參加高錳酸鉀(2~3g/m3),然后加熱(甲醛發作器用蒸汽加熱,加熱盤或燒杯用熱水盛入其間加熱)使其蒸發成氣體。
3、滅菌流程:空調器中止運轉→ 發動甲醛氣體發作器或在加熱盤中加熱甲醛 →讓甲醛氣體分散約30分鐘→ 發動空調器讓甲醛氣體循環約30分鐘 →中止空調器,房間熏蒸消毒,時刻不少于8小時 → 房間排氣,用新鮮空氣置換約2小時→ 恢復正常運轉。
當相對濕度在65%以上,溫度在24~40℃時,甲醛氣體的消毒作用**佳。
甲醛消毒滅菌的氣體發作量、熏蒸時刻、換氣時刻等應以驗證成果來**終斷定。也有報道過氧乙酸用于車間的室內滅菌,效能比一樣濃度的甲醛大兩倍半,對粘膜無刺激性,對木、金屬制品、醫療器械無影響。
七、消毒劑消毒
潔凈室的墻面、天花板、門窗、機器設備、儀器、操作臺、車、桌、椅等外表以及人體雙手(手套)在環境驗證及平時出產時,應定時清洗并用消毒劑噴灑,多見的消毒劑有異丙醇(75%)、乙醇(75%)、戊二醛(1%)、新潔而滅(0.1~0.2%)等。亦可用0.5~3%石碳酸或2~5%的甲苯酚。
無菌室用的消毒劑有必要在層流工作臺中,用0.22μm的濾膜過濾后方能運用。
第四節滅菌辦理關鍵
一、選用濾過器件和處理辦法應契合技能請求,微孔濾膜運用前后應作完整性實驗,以保證其滅菌作用。
二、藥液從制造到滅菌開端,其距離不得超越技能規則的時刻。
三、滅菌應有溫度、壓力及升溫時刻、恒溫時刻、數量及全進程的溫度壓力曲線圖或溫度曲線圖。
四、按批號進行滅菌,不得混批。滅菌前后的中心商品應有牢靠的防混辦法。
五、滅菌設備運用前都有必要進行驗證,技能改動或大修后,要進行再驗證,以保證滅菌作用。
六、滅菌釜宜挑選雙扉式的滅菌釜,運用前應進行溫度均勻性和滅菌作用的驗證,并有記載,FO值應操控在8.0以上。
七、直接觸摸藥品的包裝材料、設備和別的物品的從滅菌到運用時刻距離應有規則。
八、當一個批號商品運用多個滅菌柜滅菌時,應加亞批號。
第五節蒸汽滅菌釜驗證
蒸氣滅菌釜驗證,通常的驗證過程如下:
一、驗證計劃的制定;
二、驗證計劃的同意;
三、外表及文件的準備;
四、預承認;
五、設備承認——電氣設備、蒸汽設備、冷支卻水設備;
六、運轉承認——單機或體系試車。
七、功能承認——熱散布測驗、熱穿透性實驗、生物指示劑驗證實驗、微生物孢子的挑戰性實驗。
八、驗證陳述——數據剖析、驗證成果、評估和主張。
九、同意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