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品收回、分類
(一)工作人員收回可重復運用后的醫療器械時,應做好自己防護,戴口罩、帽子、手套。有供給室物品交流清單,記載收回日期、科室、物品稱號等。
(二)依照規則的道路由專人用污物收回車或密閉容器等進行收回,用具每日清洗、消毒后備用;
(三)分類應在去污區的分類臺上進行,不得呈現潔污穿插或物品逆流。
二、物品清洗
(一)手藝清洗
1.做好自己防護,戴防護手套、眼罩或面罩、穿防水衣或圍裙及戴袖套,戴帽子及穿防護鞋。
2.在去污區專用的清洗池清洗,關于可拆開的器械盡量拆開再沖刷。
3.污染重或污染物已干的器械先用酶洗液浸泡2min以上后沖刷,細心沖刷螺紋、縫隙等處。刷子須在水面下操作,避免水滴飛濺構成氣溶膠污染環境。
4.刷子的巨細有必要契合清洗器械的通道、零件、軸節和齒槽的尺度,刷子太小,刷毛不能徹底觸摸管壁,沖刷不徹底;刷子太大,刷毛倒伏,下降清洗作用。
5.清洗劑應選用無泡或低泡型酶洗液,避免水下沖刷時操作人員的視野被擋住。
6.手藝清洗后用自來水漂洗,接著用軟水漂洗。枯燥后經過傳遞窗進入清洗包裝區。
(二)清洗機清洗 分類后的物品應放在清洗架上或籃筐內清洗,不得摞放,器械軸節有必要充沛翻開,容器類物品放在專用沖刷架上清洗,器械外表和容器內面有必要充沛觸摸水流;根本清洗進程為:沖刷→清洗劑清洗→漂洗→93℃熱水消毒→(光滑一枯燥)。
(三)超聲波清洗 主要清洗細小管腔、針頭和較深溝槽的器械,清洗前用沖刷或擦拭的辦法盡可能地將器械上大的污染物去掉,清洗液要徹底掩蓋器械。清洗后的器械需漂洗和精洗,枯燥后經過傳遞窗進入清洗包裝區。
三、器械質量查看
(一)目測:
1.清洗質量查看:用肉眼調查清洗后器械有必要光亮如新,無殘留物質,無血跡、銹漬、污漬、腐蝕斑駁和水垢,不合格器械經過傳遞窗到去污區從頭處理。
2.器械功用查看:查看器械功用的完好性、靈活性、咬合性等,刀刃器械、穿刺針的鋒利度及器械是不是枯燥等;器械功用損毀或銹蝕嚴峻,應及時修理或作廢。
(二)每月**少隨機查看3-5個待滅菌包內清洗物品的質量,并記載,不合格器械從頭清洗。
(三)各類器械清洗后,制止采用放置在空氣中天然枯燥的辦法。
四、器械的包裝
(一)包裝前查看包布有無破洞;新包布運用前需洗刷去漿處理;重復運用的包布有必要一用一清洗,枯燥后利于蒸汽穿透。
(二)盤、盒、碗類物品,應單個包裝,包裝時應翻開蓋子,多個包裝時,一切器皿的開口應朝向同一個方向;摞放時,器皿間用吸濕毛巾、紗布或醫用吸水紙離隔,以利于蒸汽的穿透。
(三)需要拆開的器械應拆開,剪刀和血管鉗等軸節類器械有必要撐開;管腔類物品環繞放置,不行打折,接頭的開關應翻開,堅持管腔曉暢,以利滅菌因子觸摸一切物體外表。
(四)器械包的分量不得超越7公斤,敷料包分量不超越5公斤。預真空和脈動壓力蒸汽滅菌器的物品包裝體積不得超30cm×30cm×50cm;下排氣蒸汽滅菌器的物品包裝體積不得超越30cm×30cm×25cm。
(五)滅菌物品包有必要包裝緊密,捆扎松緊適度,包外用化學指示膠帶貼封。高度危險性物品包內放置化學指示卡。
(六)滅菌包外應注明物品稱號、數量、滅菌日期、有用日期、打包人或代號、查對人或代號。
五、物品滅菌裝載
(一)裝載時物品不要堆積,運用專用的滅菌架或籃筐;各類物品應按請求擺放,器械類包應平放,盆盤碗類物品應斜放或倒豎,紡織類物品應豎放,主動啟閉式篩孔容器應平放,并翻開篩孔;玻璃瓶等底部無孔的器械物品應倒豎或側放;滅菌包內容器開口應共同,以利于蒸汽進入和空氣排出;滅菌包之間應間隔一定間隔(≥2.5cm),以利蒸汽置換空氣;物品不能觸摸滅菌器的內壁及門,以避免發生冷凝水。
(二)盡量將同類物品同鍋滅菌(特別是自備包),不同類物品同鍋滅菌時,則以**難到達滅菌物品所需的溫度和時刻為準,紡織類物品應放在上層,金屬類物品應放在基層。
(三)裝載時消毒員記載滅菌時刻、鍋號、鍋次、科室稱號、滅菌包品種、數量等。
(四)關閉啟封式容器篩孔;查看包外化學指示膠帶變色狀況,未到達或有疑問時,應從頭滅菌。
(五)查看滅菌包裝的的完整性、枯燥狀況,濕包和有顯著水漬的包應視為滅菌失利。
(六)滅菌包掉落在地或誤放不潔處,應視為污染。
六、滅菌物品的儲存辦理
(一)滅菌物品寄存區應由專人辦理,按規則著裝,并留意手的清洗,別的無關人員不得入內。
(二)一切滅菌物品寄存前應細心查看,契合請求才干進入滅菌物品寄存區儲存。(三)滅菌物品應放在潔凈的櫥柜內或寄存架上;寄存架(櫥)有必要離地上20-25cm,離天花板50cm,離墻5cm處儲存。
(四)滅菌物品寄存區應清洗、枯燥。溫度應在200C-240C,相對濕度應<70%。
(五)滅菌物品分類放置、方位固定、標識明白,按有用期順序排列,禁止過期。
(六)滅菌物品寄存的有用期:在溫度200C- 240C、濕度低于70%的寄存條件下,棉布包裝材料的無菌物品有用期為14天;未到達溫濕度請求為7天;醫用一次性紙袋包裝的無菌物品有用期為1個月;紙塑包裝、醫用無紡布、一次性醫用皺紋紙及硬質容器的無菌物品有用期宜為6個月。#p#分頁標題#e#
(七)一次性運用無菌醫療物品須去掉外包裝后方能進入無菌物品寄存區;入庫時查看并應記載入庫日期、商品稱號、規范、數量、出產廠家、出產批號、滅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八)已滅菌物品不得與未滅菌物品混放。
七、滅菌物品的發放
根據運用科室的需要,依照規則的道路由專人、關閉運送車或容器或加防塵罩進行發放,并作好發放時的記載,包含物品發放日期、科室、物品稱號、規范、數量、發放者、接受者等內容。發放滅菌物品時應留意:
(一)發放前shou要查看包裝的完整性,包外化學指示膠帶變色狀況,有用期或是不是濕包。有疑問時,應從頭進行清洗包裝和滅菌處理。
(二)發放滅菌物品的運送車、容器等東西應每日清洗,有污染時消毒枯燥后備用。
(三)從滅菌物品寄存區宣布的物品不能再退回寄存區,可暫存于無菌物品發放處,趕快發放。過期滅菌物品須從寄存區取出,從頭進行清洗包裝和滅菌處理。
(四)一次性運用無菌醫療用品應由專人監管,發放時應查看包裝是不是契合請求,包含符號明白、包裝無污漬、水漬、霉變、無破損、變形等。
(五)定時進行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盤點并記載,發現不合格商品,應立即中止發放和運用,并告訴有關部分追回。
八、有關監測
(一)壓力蒸汽滅菌器三大監測
1.物理監測(技術監測):每鍋進行,接連記載滅菌溫度、壓力、時刻等,應記載臨界點的時刻、溫度與壓力值。
2.化學監測
①化學指示膠帶:將其張貼于每一個待滅菌物品包外,經過調查色彩的改變,判別是不是經過滅菌處理,膠帶長度不小于3個條紋。
②化學指示卡:放置在高危險性待滅菌物品包中央,卡的長度有規范對比色,經過調查色彩的改變,判別是不是到達滅菌條件。
③B-D實驗:預真空和脈動真空壓力滅菌器每日開始滅菌前進行B-D測驗,詳細作法:(B-D測驗包由l00%脫脂純棉布折疊生長30cm±2cm、寬25cm±2cm、高25cm-28cm巨細的布包裹),將專門的B-D測驗紙,放入棉布測驗包的基地;測驗包的分量為4kg±5%或用一次性B-D測驗包。B-D測驗包水平放于滅菌柜內滅菌車的前底層,靠近柜門與排氣底前方;柜內除測驗包外無任何物品;1340C,3.5—4分鐘后,取出B-D測驗紙調查色彩改變,均勻共同變色,闡明冷空氣掃除作用良好,滅菌能夠運用;反之闡明有冷空氣殘留,不能運用,需查看B-D測驗失利原因,直**B-D測驗合格后該鍋方可運用。關于新裝置和大修后的設備,B-D實驗合格后該鍋方可運用。
3.生物監測
①每周監測1次,采用嗜熱脂肪桿菌芽胞(ATCC7953或SSIK31SR株)對滅菌器的滅菌質量進行生物監測。
②檢查辦法:將生物指示物置于規范實驗包基地部位,規范實驗包置于滅菌器排氣口,上方或出產廠家主張的滅菌器內**難滅菌的部位,并設陽性對照,如不是自含式生物指示管還須設陰性對照。經一個滅菌周期后,恒溫培育箱560C培育48小時(如用指示菌片按商品闡明書履行),嗜熱脂肪桿菌芽胞菌片有必要經清洗部同意,并在有用期內運用。特殊狀況下(如有植人物)經壓力蒸汽滅菌器迅速監測儀監測3小時陰性,可放行運用。規范實驗包制作辦法:由16條41cm×66cm全棉手術巾制成,將每條手術巾的長邊先折成3層,短邊折成2層然后疊放,制成23cm×23cm x15cm巨細的測驗包。
③成果斷定:規范實驗包基地部位,預真空滅菌柜室內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育基由紫色一紫色,對照組紫色一黃色,斷定為滅菌合格。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育基由紫色一黃色,對照組紫色一黃色時,斷定滅菌進程不合格。
(二)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滅菌作用監測
1.生物監測每周**少1次,選用對過氧化氫等離子耐受力強的嗜熱脂肪桿菌芽胞,運用規范菌株進行滅菌處理后,進行培育以測定滅菌作用。
2.檢查辦法:有必要運用專用的滅菌體系生物培育試劑來監測機器的滅菌才能,將生物培育試劑放在滅菌袋里,放置在滅菌艙的零點部位,經過一次滅菌循環后將待測菌株和培育基混合,560C恒溫培育箱培育48小時,24和48小時各調查一次成果。
3.成果斷定:全部滅菌進程完畢后,從滅菌艙內取出生物檢查驗劑,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育基由紫色一紫色,對照組由紫色一黃色,斷定為滅菌合格。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育基,由紫色一黃色,對照組由紫色一黃色時,斷定滅菌進程不合格。